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资讯

工程院邓中翰院士:以自主芯片打破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

时间:2018-03-25 07:16    作者:山歌   来源:中华网    热搜:进口,工程,自主,进口,工程,自主阅读量:5619   

“我国每年最大宗的进口产品,不是石油,也不是粮食,而是芯片!2013年至今每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以一组数据,道出了我国目前的“缺芯”之痛。

芯片,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象征。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受到西方在先进制造装备、材料和工艺引进等方面的种种限制,高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人工智能技术,被视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动力。芯片,则是人工智能产品的重要关键部件。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必须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用创新推动“品质革命”。

作为“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建议,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发承载人工智能运行的自主芯片技术,把握以自主创新芯片来决胜人工智能新时代这一大方向,为中国人工智能稳步跻身全球领先水平掌舵护航。

“芯片包括不同类型,产业界有众多国际巨头。我国人工智能服务器端的芯片尽管取得了领先世界的一些进步,但仍无法改变高端芯片主要靠进口的现状。”邓中翰说。

“中国互联网用户众多,海量大数据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优势,中国人工智能实现‘弯道超车’面临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努力打破‘缺芯’瓶颈,为人工智能发展保驾护航。”他说。

核心技术研发是人才的比拼。邓中翰建议,中方要学习美国硅谷多年来在芯片行业对人才的积累,加大对人才的帮扶和引进。同时还要加大芯片行业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我国最近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在体制方面,要将成果迅速转化,不能停留在发表论文或是评奖,还需要推动相应的体制改革来配合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他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并部署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邓中翰有着多年在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他结合海外经验,矢志报国,多年来为中国自主芯片的研发生产做出了大量努力。

1999年应邀回国之后,邓中翰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在2001年率领团队设计出“星光一号”芯片。迄今已有几亿枚“中国芯”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并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邓中翰团队又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星光智能一号”芯片。作为嵌入式神经网络芯片,这款芯片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已经量产应用。全国两会之后,还将推出运算速度高出“一号”的“星光智能二号”芯片,功耗更低、学习能力更强。

据介绍,有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后,我国制定了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安防领域技术标准的国家。“中国芯”为正在建设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不仅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

“我们不能一味的跟跑,一定要进入到‘无人地带’,领跑世界。只要我们“芯片人”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芯片强国’、科技强国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邓中翰说。

工程院邓中翰院士:以自主芯片打破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