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公益

初心不改耕“云”药

时间:2016-08-31 06:30    作者:牧晓   来源:    阅读量:4575   

跨进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实验楼的门厅,首先看到的便是高悬在墙上的3个镜框。

“我们苦了60年,才得到了这3张最高奖状!”所里的人,无一例外会带着自豪的笑容向来访者如是说明。

举重若轻的表达,让人不由得上前再仔细端详——

右边一张奖状,获奖时间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面写着:“为表扬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贡献者,特颁发此奖状。受奖者为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成果是《全国中草药汇编》和青蒿抗虐研究”。

左边悬挂的,是1979年由时任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签发的发明证书。上面写着:“为了表彰在科学技术现代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者,特颁发此证书。发明项目:抗虐新药——青蒿素,发明者: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广州中医学院等。奖励等级二等”。

居中的奖状,是云南省药物所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获奖项目是: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

9月9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将迎来60周年华诞。

60年艰苦奋斗,60年成就辉煌。3张来之不易的奖状,正折射着他们不凡的发展历程——

致力原创:树起一面科技创新的旗帜

3个奖状中有2个与青蒿素有关?!

是的。正是对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研究,使得屠呦呦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而在颁奖典礼上,屠呦呦教授特别提及了“523”团队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在青蒿素研究中的重大贡献。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建所60年,获得的奖状和成果何尝只有这3张。

60载春秋,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技术研究成果(鉴定、验收)100余项,为云药产业的发展树起了一面科技创新的旗帜,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的重要力量,这里还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南民族药新产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中药、天然药物制剂中试生产平台、国家中医药局认定的中药材品质评价三级实验室、中药毒理三级实验室;云南省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中药和民族药新药创制企业重点实验室。

60年来,药物所先后主持和参与研发出以四大系列为主的30余个原创新药。在青蒿素研究中,与“523”团队一起共同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充分挖掘民族民间经验,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首次提取分离出灯盏花素,开发了系列药物制剂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片、益脉康片,灯盏花由此成为国内知名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良药;对云南第一名贵药材三七进行深入研究,研发出血塞通、三七冠心宁等三七系列药物,在全国每年行销几十亿元;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品系列药物——痛舒胶囊、肿痛气雾剂、肿痛搽剂、肿痛凝胶、伤益气雾剂,并成功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将其打造成为云南名牌产品,痛舒胶囊、肿痛气雾剂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四大系列药物每年为云南医药产业乃至全国贡献上百亿元销售,成为云南医药产业发展重要的支撑品种。

默默付出:挖掘云南民族药瑰宝

《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科研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调查与研究”只5个字,它们的后面,是药物所科技人员们默默付出的岁月和汗水。

为完成这个项目,从最低海拔76.4米的东南部河口县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到最高海拔的西北部德钦县梅里雪山,项目组踏遍了云岭数万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高原草甸、河流峡谷,行程近80万公里。

当初丛林深山中的脚印被岁月覆盖了,但云南民族药发展史上的瑰宝留了下来:

这些数据晒出了研究团队的成绩单:采集标本11082种80378份,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近16万张;准确鉴定354科1534属401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翻译民族语言文字药名5567个,收集附方5816首,确证药物基原1679种;首次系统筛选研究99种特色药物。

同时,为厘清4012种天然药物资源的分布,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积累,他们编研了3套书——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八卷本,共320万字),每一味草药都有图片、别名、植物形态、分布生境、药用部位、采收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等简要介绍,可作为医药领域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具书和参考书。这套书填补了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彩色图鉴的研究空白。

《云南重要天然药物》选取了70种重要天然药物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详细介绍了70种重要天然药物的药用历史、资源情况、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分析等详细信息,共计约120万字。

《云南民族药志》(5卷)则从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的基原、生态适应性、功用、民族民间应用情况以及现代研究等多方面对每种药物进行系统地调查整理和评价。

让人感动的是,专著的编制完全是公益性的,3套书15卷,755万字。

2011年5月13日,在“低纬高原地区(云南)天然药外调查及研究开发”鉴定会上,专家们如是评价:“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浮躁之风存在的情况下,省药物所能累计投入2300多万元,1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做这么一件充满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并短期内难见经济效益,但能让全社会受益的公益研究,实为难能可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心主任肖培根院士更高度评价说:“这套书可算是云南医药界的浩瀚巨著,是功在国家,利在人民,惠及子孙的善举。”

功在千秋的事业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认可,该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这是国家科技奖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一个省级科研单位独立完成的获奖成果。该奖项的获得也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药领域近十余年来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也是云南省近十年来获得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60年来,他们参与《全国中草药汇编》的编撰,对《滇南本草》进行整理与研究;编撰出版在业内有重大影响的《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及《云南重要天然药物》等专著,现已完成六部二十余卷。数百万字的宏伟巨献,为云药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和源泉。这些工作,不仅给国家医药发展史增添了举足轻重的光彩之笔,更广泛受到了人们的正视和赞誉。被同行专家和学者大量引用,指导药农种植增收致富,是云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

转制裂变:“给力”公共技术服务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2000年由省属科研事业单位改革转制为企业。2012年,药物所并购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白药研究院、云南白药集团无锡新型给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组建成云南白药集团创新研发中心。

转制改革的16年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经历了濒临绝境、起死回生,也实现了从困境到新天地的裂变——

2000年转制时,由于转制提前退休的原因,全所科技人员不足20人,仅是1999年调来任所长的朱兆云是正高职称。一时间账面上只有10万元,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上班开支,所里人心涣散,杂草丛生。

如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则不仅建成了包括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室在内的11个专业研究室,建立并认定了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开创了云南省通过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的先河,建成了中药、天然药物制剂中试平台。

在天然药物(民族药)资源调研、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药材品质评价、成分提取分离、药物分析、制剂工艺、药理和毒理研究、药代、质量标准、中试、临床监查、工程化转化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新药研发链。特别是在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天然药物筛选研究、毒理研究、药物制剂研究和中试、透皮给药技术等方面能力突出。现已成为云南医药行业合作交流、公共服务的基地,长期保持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始终发挥着公共技术服务职能,累计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500多项;进入白药集团后为集团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

同时,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已经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学科搭配紧密的研发队伍,被认定为天然药物研发领域省级创新团队。从建所初期仅有5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如今300余人的研发队伍,正高级、高级工程师39人,工程师70人;博士25人,硕士14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云南省奖杰出贡献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云岭产业领军人才等十余人次。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多家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委组织部基层人才培养单位,累计为社会培养医药人才上千人次。

纪念日里,他们对未来再次承诺:坚守“创新、求实、团结、奋进”的所训,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初心不改耕“云”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