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资讯

26年打造一座崭新的空港宜居新城

时间:2017-05-12 12:30    作者:柳暮雪   来源:    阅读量:7549   

■ 时报记者 胡淼 报道

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港保税区正式设立。历经26年辛勤耕耘,如今,天津港保税区从5平方公里扩大到87.4平方公里。从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加工制造三大功能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从着力引进高水平重大项目、龙头项目和高端产业链配套项目,积极培育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到成为具有海港、空港双重优势,具备自贸区、保税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多重政策功能、综合优势明显、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如今,天津港保税区已经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截至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全区注册企业2.2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0余个,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海空两港联动优势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天津港保税区包括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天津空港经济区两个区域。其中,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片区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内,面积43.1平方公里。海港保税区依渤海湾而建,位于天津市的最东端;空港经济区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而建,紧邻天津市区。

坐拥海空“两港联动”之利,经过26年多的积累,这里聚集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众多企业公认其对外开放经验丰富、投资条件好、经营成本低、回报率高。其中,海港保税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保税区,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第一家紧邻机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在海港保税区,一排排大型集装箱有序堆放,来自世界各地和去往世界各地的物品在此集散;嘉里粮油、道达尔润滑油等一批临港加工企业高效运转。在空港经济区,GE医疗、加拿大麦格纳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项目加速聚集。无论是海港保税区的临港加工业,还是空港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一个个大型工业项目彰显着天津港保税区雄厚的工业基础。

26年励精图治,天津港保税区已建设成为具有海港、空港双重优势,具备自贸区、保税区、经济区、科技园区多重政策功能,综合优势明显、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目前,全区注册企业2.2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0余个,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实现GDP1704.5亿元,增长11%;工业产值1755亿元,增长1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6亿元。

构建“3+2+1”产业格局

自贸区“红利”持续释放

26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而建区26周年的天津港保税区,也正值奋发有为、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

目前这里已形成了“3+2+1”的产业格局。“3”即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三大支柱产业,“2”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两大主导产业,“1”是现代服务业。

民用航空产业代表性的企业有空客A320、A330项目,中航直升机,庞巴迪公务机维修等,初步形成了民用航空产业链。航空产业成为天津的优势产业,空港经济区成为我国航空产业对外开放平台,也是中外合作发展航空产业的典范。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聚集了卡特彼勒、麦格纳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发展非常迅猛。在大众消费品领域,嘉里粮油、统一饮料、海欧手表等项目相继投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知名的清华紫光、台湾华硕、大唐电信等龙头项目快速聚集。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汇聚了中科院工业生物所、华大基因、瑞普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企业,迅速形成规模。高端服务业是区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大众进口汽车、中铁建集团、中远控股、中冶天工等设立了金融、贸易、结算和运营中心。

“3+2+1”产业格局,为实现区域经济腾飞、拉动天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天津港保税区大力发展高技术、杜绝高污染,开发高新产品、淘汰落后产能,保证了区域风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成为天津市工业旅游的示范区域。

此外,自贸区建设亮点频出。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天津港保税区新增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11877户,注册资本(金)达2997.26亿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网上审批办理事项数达到全部事项的35%,实现14项行政许可事项在原有基础上同比提速38%。境外投资形成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审批环节大幅简政放权,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改成由银行直接审核办理,项目核准与备案办结时限由承诺的12天提速到了5天,2016年境外投资总额95亿美元,同比增幅200%。金融创新启动保险产业园建设,新增外币跨境资金池试点,设备售后回租金额超过3亿元。保税展示交易发展良好,欧贸中心销售额达到1.4亿元。“自主核销”等海关创新举措,“一次检验检疫、分批核销放行”等检验检疫模式改革深入落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服务”先行

伴随着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铿锵步履,一批北京企业搬迁至天津滨海新区。而天津港保税区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高端项目,世界500强、央企总部、商务办公等300余个高含金量项目落户。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把这些企业奉为“座上宾”。以去年进驻的中铁隧道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为例。早在搬迁期间,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就带队到北京对接,为公司出谋划策。公司落地后,管委会各部门还多次登门服务,解决问题。

除服务落户企业外,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还及时兑现相关支持政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缓解企业燃眉之急;企业不了解最新出台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将政策“送上门”;企业出现人力缺口,工委、管委会立即组织专场招聘……“保税区建区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致胜的法宝是始终坚持‘企业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是始终坚持‘企业就是上帝’的工作遵循。”天津港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表示。

去年,天津港保税区累计引入京冀项目313个,实现了中远海运综合物流、中铁隧成建制迁移、中航油输油管道、中汽对外等一批“中字号”高端项目落户。带动招商引资整体再创佳绩,实现新注册项目1299个,内资注册851.8亿元、外资23.2亿美元。其中引进中远工程物流等世界500强项目10个、紫光集团数码产品全国结算总部等大项目好项目124个。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工业城”变“宜居城”

走进空港经济区,“一路两湖”风光旖旎,城市环境整洁美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一座功能齐全、成熟、时尚、高端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初步呈现。随着天津港保税区经济建设的提速,与之相配套的高标准社会事业配套项目也加速部署。

目前,以新燕莎奥特莱斯、欧贸中心、SM滨海城市广场为主要载体的百万商圈已形成,高水平学校、医院、蓝领公寓、白领公寓、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全部建成投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后方保障。今年,天津港保税区还推进空港医院医疗中心建设,新建卫生服务站,启动家庭责任医生项目。实现太山肿瘤医院运营,加快推进国寿养老项目进展,开发国际医疗项目。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文化中心信息化工程二期建设,强化综合服务功能。高标准完成两个“美丽社区”创建,打造市级精品示范社区,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今年,天津港保税区还将配置多维度教育资源,建设空港实验小学,完成空港学校初中部短期迁移,启动第四幼儿园前期调研立项。探索社会资本兴办教育,新开两所高端民办幼儿园,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筹建国际学校。

如今的天津港保税区已完成从“工业城”向“宜居城”的华丽转身。

26年励精图治,天津港保税区建设成就斐然。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天津港保税区将以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功能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为目标,以“依托双港、双自联动、产城融合、经济提升”为思路,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转变区域发展模式”为主线,打好“二次创业”攻坚战,将这里建成集自贸试验改革先行、国际创新创业引领、先进制造研发示范、国际国内人才集聚为一体的宜业宜居国际生态活力新城!

26年打造一座崭新的空港宜居新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