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要闻

数字化激光雷达全面放量,速腾聚创Q4迎盈利拐点

时间:2025-11-28 10:47    作者:安靖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4686   

在激光雷达行业从“模拟”向“数字”跃迁的技术变革浪潮中,RoboSense速腾聚创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与先发优势,正持续构建显著的领先优势。

11月25日晚,速腾聚创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当季速腾聚创共实现营收4.07亿元,销售激光雷达18.56万台,其中机器人和海外业务是主要增长点,同比均实现了三位数增长。

基于三季度的出色表现,特别是数字化激光雷达在量产ADAS、L4级自动驾驶以及泛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全面导入,叠加海外市场同步快速放量,速腾聚创预判四季度其激光雷达出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并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机器人+出海”业绩突破,盈利拐点将至

速腾聚创三季度共销售激光雷达18.56万台,业绩最大的亮点,在于成功打破对车载ADAS市场的单一依赖,构建了“车载基本盘稳固,机器人+出海双轮驱动”的多元发展格局。

ADAS基本盘稳固:第三季度,速腾聚创ADAS激光雷达销量达15.01万台,同比增长14.3%。新一代智己LS6、吉利银河M9、极氪9X等多款新车的量产交付推动了销量增长。截至9月30日,速腾聚创累计已为15家客户的47款车型实现SOP。

近期,速腾聚创还获得一汽丰田、上汽奥迪、大众合资品牌等多家头部车企项目定点,订单规模超百万台,相关车型将于2026年起陆续面世。截至目前,速腾聚创已累计获得32家车企的144款车型定点。

泛机器人业务爆发:第三季度,速腾聚创泛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销量达3.55万台,同比暴增393.1%;该业务营收约1.42亿元,同比增长157.8%,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35%,成为最核心的增长点。

在泛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布局重点为割草机器人和无人配送,其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R、半球形雷达Airy等产品已与全球顶尖厂商达成独家合作,预计四季度开始大规模放量。同时,其192线雷达EMX、E1R、高精度雷达Fairy等也成为京东、美团等无人配送车的首选方案,正逐步量产交付。

在此背景下,速腾聚创CEO邱纯潮预判,四季度该公司在ADAS和泛机器人业务领域的激光雷达出货量比例有望接近6:4,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大约为18:1。

出海业务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速腾聚创海外车载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0倍,三季度同比增幅超100%。业务范围从ADAS扩展至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目前在全球已累计服务超3400家客户。

在速腾聚创接下来的业绩增长逻辑中,数字化激光雷达将是其扭亏为盈,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主线。

“大家看到的第三季度业绩,更多是基于过往产品的收尾结果,我们在第三季度全力推进的数字化产品量产、订单储备,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动作。”邱纯潮坦言。

而毛利率的持续改善,进一步印证了速腾聚创的经营效率提升。第三季度,速腾聚创整体毛利率达23.9%,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同期毛利约0.97亿元,同比增长约36.8%,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这背后,速腾聚创ADAS和泛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毛利率三季度双双实现了增长:在ADAS领域,自研SOC芯片的规模化应用成功替代了高成本的第三方FPGA芯片,结合原材料成本下降,实现降本增效;在泛机器人市场,生产规模扩大有效摊薄了成本。

数字化激光雷达放量,创新重塑行业未来

2025年,激光雷达行业迎来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根本性变革。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速腾聚创凭借坚定的战略布局和先发优势,特别是自主研发的SPAD SoC与2D VCSEL技术,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数字化激光雷达发射、接收、处理全链路自研芯片均满足AEC-Q系列严苛车规标准的科技企业。

所谓数字化激光雷达,相较模拟激光雷达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激光回波接收器使用了SPAD芯片化架构,在光子探测源头就直接生成了数字信号。“这不仅是信号形式的改变,更是实现高线束、高分辨率、高点云质量的基础。”邱纯潮表示。

而模拟激光雷达——无论是基于SiPM还是APD的激光雷达,光子被探测器接收后,首先输出的均是连续的模拟电流信号,之后该模拟信号需依次经过信号放大、数模转换等处理环节,方可输入FPGA或SoC进行后续计算,也即是要经历“光信号模拟电信号数字信号”的多级转换。

在此过程中,激光回波信号由于需要经过一连串的模拟电路处理,不仅容易引入噪声干扰,影响测量精度,同时受限于物理架构的固有特性,在分辨率提升、系统小型化设计等方面也面临较大技术瓶颈。

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上的模拟激光雷达不仅集成度整体较低,而且线束普遍不高,几乎无法量产192线以上的产品。

比较之下,数字化激光雷达由于省去了中间的一大堆模拟器件,无论在集成度还是产品性能方面,都更容易实现跨越式突破。比如速腾聚创的EMX就支持192线扫描,其EM4作为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更是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

基于在激光雷达芯片领域的前瞻布局,速腾聚创早在2022年就实现了SPAD SOC芯片和2D VCSEL技术突破。通过将这两项技术创新组合,今年速腾聚创先后推出了EMX、EM4、E1R、Airy、Fairy 5款新产品,构建起覆盖L2到L4的完整产品矩阵,向数字化激光雷达时代全面迈进。

得益于出色产品性能,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激光雷达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在ADAS领域,EM平台已累计获得13家车企56款车型定点,其中EM4已搭载于极氪9X等车型量产,EMX也已收获49款车型定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长城和零跑也相继与速腾聚创就数字化激光雷达上车达成了定点合作,进一步彰显速腾聚创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实力的同时,亦预示着行业正加速迈入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摒弃传统模拟激光雷达,选择具备更强性能的数字化激光雷达。

在L4级Robotaxi/Robotruck领域,EM4+E1组合成为行业新标配,与全球超90%的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滴滴自动驾驶日前就宣布将在新一代Robotaxi车型中搭载EM4+E1组合,单车共计装配10颗来自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激光雷达。

而在泛机器人领域,E1R、Airy、Fairy等数字化产品也已广泛应用。速腾聚创不仅与多家头部割草机器人企业达成了合作,还在无人配送领域与全球90%的头部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结果来看,无论数字化激光雷达还是模拟激光雷达最终输出的都是数字信号,但在邱纯潮看来,这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以登山作比,数字化激光雷达类似‘坐直升机’登山,而模拟激光雷达虽然也是登山,但那是‘先走到缆车,再通过缆车登山’,两者效率完全不同。”邱纯潮表示。

正因为如此,除了速腾聚创,当前国内其他激光雷达厂商均在积极布局数字化激光雷达。

面对快速爆发的市场,速腾聚创正全力推进数字化激光雷达量产,并于三季度成功实现五款产品全面导产。其中10月,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已经突破12万台,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为后续实现更大规模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机器人之眼,拥抱具身智能

毋庸置疑,速腾聚创已经领跑数字化激光雷达赛道,引领行业全面转向数字化高线数激光雷达。

但激光雷达只是速腾聚创“机器人之眼”战略的起点。伴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速腾聚创的芯片能力、硬件能力及AI能力获得了更大的舞台。

在刚刚结束的2025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中,速腾聚创通过给参赛队伍提供AC系列传感器、灵巧手、3D空间智能技术以及手眼协同的VLA大模型等全链路技术支持,成功助力相关团队的机器人自主完成最后100米配送任务,顺利夺得大赛冠军。

速腾聚创的Active Camera系列已经发布了AC1与AC2两款方案及配套的AI-Ready生态。作为AC系列最新产品,AC2同时集成了面阵dToF、双目视觉和IMU,可灵活输出融合或独立的深度、图像与运动姿态数据,实现全域整齐清晰的感知。

得益于小巧的尺寸,AC2可以灵活装载在人形机器人脸部、机器狗头部、机械臂末端等狭小空间内,广泛应用于工业、物流、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场景,让各类机器人的操作安全又高效。

速腾聚创的AI-Ready生态包含AC Studio工具套件、Wiki文档和多场景数据集等全套开源资源,可以为开发者省去琐碎工作,提升开发速度。近期也新增了姿态估计、人体骨架识别等适配AC2使用场景的开源算法。

据邱纯潮透露,围绕AC2落地应用,目前速腾聚创已有多个合作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在此基础上,接下来速腾聚创将继续致力于机器人quot;手-眼-脑quot;协同方案创新,以逐步形成可规模化复用的场景解决方案,从而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站在激光雷达数字化升级,智能驾驶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换挡升级的关键节点,速腾聚创锚定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发展目标,正稳步实现从“技术领先”到“商业领先”的跨越升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数字化激光雷达全面放量,速腾聚创Q4迎盈利拐点

要闻精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