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公益

丁艳琴:抗灾救灾中的“女战士”

时间:2017-11-08 13:39    作者:苏婉蓉   来源:中华网    热搜:救灾,救灾阅读量:8406   

2014年8月3日下午5点半,昆明火车站出站口的人潮中有个行色匆匆的姑娘——云南省民政厅救灾中心的丁艳琴。刚刚从老家探亲归来的她,在火车上已经看到鲁甸发生6.5级地震的新闻,凭着一名民政救灾工作人员的敏锐性和责任感,丁艳琴意识到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一定非常严重,查灾核灾刻不容缓。

火车一到站,丁艳琴立即打车赶回办公室,“灾情严不严重?”“工作组什么时候出发?”尚未卸下旅途劳顿,就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6点30分,来不及回家的丁艳琴又背上装备,随着工作组第一批奔赴灾区。

2011年进入民政厅救灾中心工作以来,丁艳琴无数次以民政救灾工作组唯一一位女同志的身份进入灾区,开展查灾核灾,信息报送等工作,经历过灾区各种各样的艰苦条件,赶赴鲁甸灾区前,虽然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实际情况还是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3日晚8点,工作组飞抵昭通机场后立即换乘汽车前往重灾乡镇龙头山,昭鲁大道上一辆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疾驰而过。9点,车队到达龙头山镇沙坝村,前面的道路因为滑坡被阻断了,工作组收拾好各种装备设备,短暂停留后徒步向震中进发。作为一名女同志,丁艳琴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得到特殊照顾,背起20多斤重设备,走在了队伍的前头。乌蒙山区的公路盘山而筑,一边是滚石不断落下的山壁,一边是看不见底的悬崖,工作组前进的步伐非常艰难。有些地方大路走不通,他们只能翻山绕道,刚刚下过大雨,山上的泥土都被雨水泡松了,表面看不出来,一踩进去就陷到脚踝。周围一片漆黑,大部队渐渐走散了,丁艳琴和另外 3个人一组,只有一把手电筒,面对漆黑的环境和不知何时会滑落的滚石,只能沿着大路的方向摸索着往前走。虽然所有人都希望快点到达龙头山,可是从沙坝到龙头山这7公里多的距离,他们走了两个多小时。

4日凌晨,丁艳琴冒着大雨核查汇总回传房屋倒损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直到4点……凌晨4点过,工作组回到龙头山镇的时候,更多的救援队伍进来了,到处都是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清理废墟、搜救人员的身影,更详细的情况只有等到天亮以后才能进一步查看,指挥部在龙泉中学给他们找了间学生宿舍休息,躺的是没有床垫和被子的木板,从门窗缝隙进来的风,吹在早已湿透的衣服上,冻得瑟瑟发抖。余震袭来,所有人机械般地跑到操场上,余震过去又回到宿舍里,牵挂着受灾群众的安危,担心着余震带来的威胁,伴着持续不断的叫喊声、杂乱的脚步声、压抑的哭声、山上土石滚落声和余震时楼板发出的吱呀声,丁艳琴和工作组的同事们在迷迷糊糊中祈盼着震后第一个黎明早点到来。

2个小时后,天亮了,几乎一夜没睡的工作组终于可以看清震后龙头山的全貌,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砖瓦房和土坯房几乎全倒了,集镇街子上一栋三层高的混凝土小楼陷到地里,变成了两层楼。没有倒下的楼房也尽是裂缝和破损,窗子上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玻璃。眼前这一切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地震之殇。

从4日到6日,丁艳琴无数次往返于龙头山镇的各个村组之间,查勘灾情,统计救灾物资需求数量,指挥发放帐篷、衣被、食物。进入龙头山的道路时通时断,大批的物资难以送进去,尤其是食物和饮用水十分短缺,一桶方便面、一瓶矿泉水都显得尤为珍贵。3天里,丁艳琴和同事们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烧洋芋、压缩饼干这些平时不愿意吃的东西,似乎都成了奢侈品,工作组是坚决不会碰运进来的食物和瓶装水的,即使他们自己饿着、渴着,也要优先保障受灾群众的吃喝。因为哪怕只是一块蛋糕,一瓶矿泉水,对受灾群众而言,不是简单的满足生理需要的物品,是死而向生,是活下去的希望!后来工作组遇到一支进入灾区的解放军后勤保障小队,掺着黄沙的开水泡白米饭是丁艳琴到灾区后吃到的第一顿最香的饭。

6日晚,她随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从龙头山撤回鲁甸县城。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工作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救灾物资调运、受灾群众安置和救灾款物发放等各类情况汇总到她这里,她每天都要将这些情况整理成报告,为抗震救灾工作决策提供着准确的依据。

丁艳琴:抗灾救灾中的“女战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