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金融

全球锂电池进化往事:美国“先驱”,日韩“壮大”,中国“登顶”

时间:2022-06-04 10:58    作者:竹隐   来源:IT之家    热搜:电池,美国阅读量:7176   

风起于清平之末三十年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锂电池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如今,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储能系统等领域从萌芽到成长,可谓十年繁衍,十年萌芽,十年繁华正值壮年,新一代动力电池渐成风潮30多年来,行业跌宕起伏,笔墨难分但我们可以尝试以时间轴为轴心,以国家和企业为切入点,来描述锂电池行业的变迁,以及一代又一代企业的兴衰,从而找出竞争制胜的关键,思考未来的产业发展

01美国文章

都说全球锂电池是中日韩的三国杀,但美国其实才是锂电池技术的鼻祖20世纪70年代初,在全球石油危机下,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因此,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立即成立了研究实验室,并招募了一大批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固态电化学博士后斯坦利·惠廷翰经过近五年无成本,保密的研究,惠廷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硫化钛和锂金属为正负极材料的新型锂电池

1976年,埃克森美孚为这项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但并没有从中受益,因为锂电池仍然易燃易爆为了解决稳定性问题,1980年,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John Gu Deneufve带领项目组设计了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综合性能但当顾德诺夫向牛津大学提出专利申请时,因申请前景渺茫而被拒,最后以极低的价格将设计专利转售给英国原子能研究中心但由于阳极材料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技术回报还是很小的

1986年,从牛津大学回到德克萨斯大学任教后,德涅夫相继开发出锰酸锂和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使他的实验室聚集了电池最重要的三种正极材料,成为世界锂电池的摇篮可是,在1996年,当德涅夫发现团队被日本间谍渗透后,他急忙要求德克萨斯大学在美国申请磷酸亚铁锂的技术专利然后和法国科学家Michel Armand一起申请了磷酸亚铁锂中碳包覆技术的专利这两项分别侧重于制造工艺和商业化的专利,也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基础技术

可是,美国人很快就把磷酸亚铁锂专利当成了生意当时阿曼德恰好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在那里他创立了由加拿大魁北克水电投资的Phostech Lithium公司因此,H—Q和Phostech成为获得磷酸亚铁锂两项关键专利的独家授权单位后来,由于古Deneufve的核心技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授权方纷纷变身维权联盟,并于2001年将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NTT公司告上法庭

尝到不少甜头后,维权联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抢专利,四处出击谋取利益可是,他们的专利阴谋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而是经常遭受挫败其中,欧洲专利局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直接宣布裁决撤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在欧洲的磷酸亚铁锂专利所有权此外,由于股权背景复杂,涉及利益,维权联盟甚至还放过了自己人,一度将枪口对准了美国手持电动工具巨头Bampd和为其提供磷酸铁电池的A123公司,但伴随着案件走向风口浪尖,最终判定败诉

好在A123并没有因为有强大的后盾而失去实力A123由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江·于2001年创立A123一开始只有5名员工,美国能源部提供的10万美元研究经费,学校提供的0.5g材料不过,姜的强项在于,他可以将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成均匀的纳米级超小颗粒,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放电功率2004年初,在中国台湾省台电电力的帮助下,A123粉体材料和第一套电池样机成功量产,并筹集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道路一帆风顺

A123生产线

可是,在A123高歌猛进的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于是当时的总统高喊制造业回归美国,并亮出一张王牌——用新能源产业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可是,A123回到美国后,不得不面对以下问题:建设生产线的成本高,招聘当地员工的成本高,缺乏配套的产业链最终即使美国政府提供了补贴,A123还是有很高的支出成本,电池生产越多,销售越多,亏损越多,然后就走到了死胡同2012年10月,A123被债务压垮,宣布破产,次年被中国公司万向收购

曾经,在行业先行者的开拓努力下,美国在技术上占了先机——率先研究出锂电池的原理和基础技术,拥有最全面,最领先的锂电池技术专利但由于牵涉的势力复杂,制造业空心化,美国在推动锂电池的应用和商业化上举步维艰而A123的倒闭,正是美国锂电池行业梦想破灭的缩影环顾四周,美国没有一家纯本土的锂电池公司可用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政策,资金,技术三要素虽然完备,但仍然承受不了反全球化生产的高成本困境

02日语文章

在全球锂电池技术探索过程中,日本和美国最接近同一起步期,站在美国的肩膀上成就斐然上世纪70年代,日本受全球石油危机的影响比欧美更大,于是紧急制定了电动车计划,即十年内量产20万辆电动车但由于镍镉电池等技术的失败,日本的电动车计划失败了这时,日本材料化学巨头旭化成从美国的锂电池技术研发进展中看到了转机,开始在美国原有锂电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1983年,当美国人担心找不到合适的负极材料时,旭化成的科学专家吉野·阿基拉用碳材料代替金属锂作为锂电池负极,使用了古代奈夫的钴酸锂负极,从根本上提高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并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成为商用锂离子电池的第一个设计原型至此,全球锂电池发展的标志性贡献汇聚,促成了吉野·阿基拉,惠廷翰和顾·德纽夫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伴随着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行业开始一路乘风破浪

古·德纽夫,惠廷汉姆,吉野·亚基拉

1991年,基于多年的开发经验,索尼率先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并将其组装在其新款CCD—TR1相机中这款产品一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标志着消费电子的变革然后,索尼迭代设计了一款行业标准的锂电池——18650电池次年,旭化成与东芝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电子产品锂电池同期,贝尔实验室还成功获得了li—polymer的专利,用凝胶代替了电解液,从而进一步缩小了锂电池的体积

伴随着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日本消费电子产业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索尼也利用了快速崛起的优势,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1994年,索尼的锂电池月产量达到200万只,而且产能还在不断扩大同年,松下也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四年后,它量产了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在索尼,松下等头部厂商的带动下,1998年日本锂电池年产量飙升至4亿只,占全球锂电池市场的90%

可是,进入新世纪,这种情况开始急转直下2004年,笔记本电脑巨头东芝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开始暴跌,2005年,松下退出了欧洲和中国的手机市场日本企业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大败的序幕由此拉开由于与手机,笔记本电脑厂商的相互捆绑关系,日本锂电池企业的行业优势逐渐淡化日本作为汽车大国,如果坚持车用锂电池,还是可以更好的捍卫自己的地位但关键时刻,日本选错了技术树,全国押宝氢燃料电池汽车,导致动力电池被冷落

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

于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松下遭遇了黑暗时刻:在手机,等离子平板电视等领域的失败,不仅降低了士气,也让业绩雪上加霜多年来首次由盈转亏,亏损40亿美元为了找到自救的方法,松下大胆斥资64亿美元收购了特斯拉选定的供应商三洋电机,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商绑上特斯拉战车,松下连续多年收获大量订单,从而奠定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地位可是,松下的扩张并没有掩盖日本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下降的事实

相比之下,索尼的锂电池业务就没那么幸运了起初,索尼也将锂电池作为核心业务进行开发,并将战略重心转移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上但由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本身的技术瓶颈,索尼一直无法在技术上领先,受到了对手三洋电机的压制此外,伴随着中国和韩国锂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索尼的电池业务受到进一步冲击由于内忧外患,索尼几次尝试改用车用锂电池,但都失败了终于在2016年,索尼将电池业务卖给了村田公司,一代传奇就此终结

诚然,在30多年的锂电池发展道路上,日本凭借先发技术优势和产业化配套能力,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强化锂电池的应用范围,推动了全球消费电子的空前飞跃这反过来促进了日本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崛起遗憾的是,由于战略失误和投资决心不足,日本的动力电池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消费锂电池也伴随着电子行业的衰落而持续下滑可是,即使从行业的霸主变成了王权,日系凭借深厚的技术和R&D积累,在锂电池行业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03韩语文章

基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经济发展等因素,韩国似乎一直擅长从日本手中夺取产业权以前日本企业开足马力运行锂电池印钞机的时候,海峡对岸的韩国自然看在眼里当时韩国刚刚在半导体领域完成对日本的赶超它怎么能放弃利润丰厚的锂电池市场呢因此,韩国在吸收引进锂电池技术后,利用韩国财团的优势和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代表企业LG化学和三星SDI双剑合璧,迅速扩大规模,提高产能,降低价格,抢占市场,正式挺进日本龙头锂电池后花园

当然,韩企的自我奋斗也很重要1998年,LG化学涉足锂电池行业,成为韩国首家成功量产锂电池的公司但面对索尼,三洋等全球电子企业,LG化学的电池业务很难达到预期的盈利,导致电池业务出现危机2001年,LG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就是否保留电池业务展开辩论最后,在公司负责人本茂的支持下,LG的电池业务得以保留并生根发芽鉴于在消费电池领域未能取得突破,LG化学后来转移了轨道,投入巨资研发动力电池

2006年,LG化学参与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项目时,因提交样品的问题未能成功但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LG化学不断优化升级产品,进而成为通用汽车的六大备选供应商之一后来,面对美国本土厂商A123的强大竞争,LG化学以更加积极诚恳的态度和措施打动了通用,最终被选为Volt电动车的唯一锂电池供应商此后,LG化学彻底打开了汽车领域的局面,赢得了现代,福特,特斯拉等的大量客户订单一举成为全球与汽车企业合作数量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

但挑战不容忽视2018年,LG化学因被韩国junior SKI抢走大众超10亿美元订单,以商业机密被窃取为由告上法庭同年,针对中国锂电池企业的整体崛起,LG化学频频报出超低价格,随后以ATL向美国出口大量中国制造的低价低质电池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禁止进口ATL电池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可是,即使我们竭尽全力,LG化学在消费电池方面的成就与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领域相比仍然相对有限

与LG化学相反,三星SDI在消费电池领域势不可挡从1999年开始,三星SDI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短短几年内研发出业界最大容量1800mAh圆柱锂电池,全球首款435Wh/L聚合物电池,全球最大容量笔记本电脑用2400mAh圆柱锂电池此外,伴随着下游三星电子终端业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三星SDI以20.2%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越松下跃居消费锂电池市场榜首这距离三星SDI第一次进入锂电池行业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后来三星电子抓住智能手机时代的机遇深耕安卓操作系统,并于2012年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手机销量冠军上游的三星SDI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以三星Galaxy Note7为例三星SDI占电池供应链的70%,其余30%的电池由ATL提供此外,三星SDI的对外渠道也极为广阔,包括成为苹果等高端电子产品的长期供应商基于三星手机与iPhone的深度绑定,三星SDI消费锂电池最近几年来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消费锂电池的冠军

可惜三星SDI在动力电池赛道上步履蹒跚2008年,三星SDI与博世合资成立SB Limotive公司,正式进入动力电池领域2015年,三星SDI开始在动力电池方面大力发力,包括全资收购全球领先的电池公司MSBS,深挖LG化学动力电池技术,在韩,中,美,欧等地建立动力电池工厂但由于集团层面的保守策略,中国白名单政策的出台,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失利,三星SDI已经成为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中出货量最少的企业,并逐渐走下坡路

整体来看,如果分析三星SDI和LG化学能够快速突围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是利用财阀和国家支持参与R&D,整合产业链,同时绑定集团客户,保证产品销量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奋斗,不断积累学习,逐渐发展壮大可是,同样重要的是,多年来,它们依靠国有企业的规模,以持续的低价策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甚至不惜赔钱不难发现,在一系列成绩之后,LG化学和三星SDI各有所长,恰好构成了一个太极图,塑造了韩国锂电池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04中文文章

在千年之交,全球锂电池行业的特点是日本公司垄断市场,韩国公司闯入,中国公司在外面寻找伴随着使用锂电池的电子产品在日本风靡全球,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从镍镉和镍氢电池转行,开始研究使用液体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当时,陈立泉院士实验室依靠自制设备,国产原材料和自主研发技术,建成了第一条18650块圆柱形锂电池的试验生产线,年产电池20万块1999年北京星恒电池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锂电池正式商业化

当看到中科院博士生导师陈立泉奋战在第一线时,曾玉群也激动不已1999年从东莞新科磁电厂辞职,利用贝尔实验室的专利授权在香港成立新能源科技他通过改进电解液配方解决了锂聚合物中的鼓包问题,使得ATL的电池产品畅销全球但在2005年,由于行业内的一场价格战,外资股东突然撤资,日本电子元器件巨头TDK趁机低价全资收购ATL,但公司管理层不变后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ATL一口气成为消费电池的世界老大

曾玉群

2010年前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全世界动力电池的发展因此,宝马试图与ATL合作生产动力电池,但遭到了日本高层的拒绝面对巨大的机遇,曾玉群毅然从ATL辞职,加入民族资本,于2011年创办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在宝马核心供应商的背书和国内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拿到了奔驰,大众,长安,吉利等多家国内外头部车企的订单让日本人惊讶的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从动力电池行业的婴儿到一举击败日韩企业,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为世界领导者

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的登顶,势必得益于早期ATL的技术储备优势,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全球领先的R&D和制造体系的建立,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两手抓战略的制定在发展战略层面,这进一步体现在:崇尚R&D的经营信念,精准布局成本优势,立足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强化产品安全底线,立志成为世界第一这期间,对于公司的发展目标,曾玉群经常说,如果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在此之前,比亚迪早已不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所能企及的1995年,比亚迪成立时,站在被日企逐渐抛弃的镍镉电池旁边可是,王传福并不愿意这样做后来毅然进入日本企业主导的锂电池行业,并于2000年自主研发锂电池相比日韩产品,比亚迪的锂电池性价比极高,因此获得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巨头的大量订单看到比亚迪高歌猛进,从2002年开始,三洋电机和索尼就在匆忙中展开了专利阻击战但是,面对日企的攻势,比亚迪并没有承认,选择了坚持到底

王传福

依靠自研技术的自信和专业团队的支持,比亚迪先是逼迫三洋电机和解,后在Gensonnie败诉,同时愈发强大2005年,比亚迪首款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问世后,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动力锂电池品类的领先地位这也是因为长期以来,磷酸亚铁锂一直是国内主流的动力电池路线可是,继比亚迪宣布电池不对外销售后,2015年中国白名单推出时,政策层面对三元锂电池的精准支持逐渐明朗,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度被直接送上火箭,拉开了与比亚迪的距离

但关于技术路线的选择,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只有做车载磷酸铁锂电池,才能在世界和中国找到出路他的逻辑是,与大量使用镍钴的三元锂电池相比,使用磷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不仅更安全,而且完全不依赖稀有金属,没有卡脖子之忧但过去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差,长期被对手压制直到2020年,比亚迪推出续航能力,安全性,使用寿命更好的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后,行业局面才得以扭转

二十年来,国内企业在锂电池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参与了与日韩对手的贴身肉搏在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厂商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过60%,全面超越日韩,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取得突破诚然,这一成绩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庞大的市场基础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在白名单政策取消,补贴下降后,国内部分锂电池企业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

标签

人类的发明就像银河系,但有两项发明被认为是最能推动历史进程的其中一个是半导体,一个是锂电池,可见其在现代科技社会中的地位之高对于全球锂电池的发展迭代,曾玉群曾经形象的总结过:美国人发明了锂电池,日本人把它商业化,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得最便宜,推向全世界但伴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竞争远未结束,战争还会继续最终的赢家不仅要靠强大的内生动力,还要建立技术研发的护城河至于赢家,真正的篇章可以在以后看到

全球锂电池进化往事:美国“先驱”,日韩“壮大”,中国“登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