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教育

“父母修养”之四十:《令人敬佩的家长》——喜庆教师节!

时间:2016-09-10 07:39    作者:白鸽   来源:    热搜:教师,教师阅读量:8020   

标签: 家长要保护老师的威信分类: 父母教养

《使人敬仰的家长》

(注释)

一棵不著名的小草激发的故事

一个小学生对花呀草呀的很感兴致。

一天,在上学的路上,他不经意发现路旁有一棵奇怪的小草。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一无所知,无所不晓。

到学校后,这个学生就去问老师这是什么草,有什么特征。老师不是学生物的,不晓得那是什么草。于是,就对学生照实说不明白这棵小草的名称和习惯。然后,又非常恳切地对这个学生说:

“你爸爸不是学生物的吗?你回家问问你爸爸。我也很想晓得关于这类草的有关知识。你问明白了,明天告知老师。”

第二天,学生对老师说:

“老师,爸爸说,他也不太明白这小草的名字。他说老师您必定晓得,也许是一时忘了,爸爸要我再来向您请教。”

说着,还递给老师一封爸爸写的信。老师打开信一看,信上详具体细地写着有关这类草的知识,末尾还附有这样的一句话:

“老师,我认为这个问题请老师答复孩子,想必更为适当。”

老师看了,特别感动。

学生、老师、家长都值得赞美

在这个故事中,一共三个人物:一是学生,二是老师,三是学生的父亲。这三个人物的体现,都很值得咀嚼。

首先,值得夸奖的是这个学生求知欲兴旺、勤学好问的精神。

普通“求知欲兴旺”的人必定“勤学”。所谓“勤学”,就是随时随地的学习。而“勤学”,必定是“好问”的。连问题都懒得提的,必定不是“勤学”的人。当老师的,都爱好勤学好问的学生。

孔子说:“学然后知缺乏。”勤学的人才晓得自己的缺乏。“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本人就是“勤学好问”的人,所以他能够成为大圣人。这个小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第二,值得信服的是这位教师。

面临发问题把老师给难住了的学生,老师不急不恼,而是直接面临、怅然接纳学生的发问。老师能够借口不是教材范围的知识而拒绝答复,但为了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没有这样做。这表示老师师德的崇高。

特别值得赞美的是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量力而行的精神和品格,这自己对学生来讲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教育。

老师让学生回家问爸爸,还希望问明白了告知老师。老师的谦虚勤学的精神也会沾染学生。

 第三,使人最为敬仰的是这位学生家长。

普通家长碰到这类情形,生怕都没有想到应当这样做。直接将结论告知孩子就是了。

但这样处置问题的效果是什么呢?学生倒是从家长这里取得了准确的知识,但却在“无意当中”抬高了老师,下降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身份和威信,学生会产生看不起老师的思惟。

假设家长头脑里原来就有看不起老师的思惟,当他易如反掌地把答案告知孩子今后,再顺口来一句:“你们老师连这样简单的知识都不懂!真是……”那效果可想而知。

这位家长如此巧妙处置这个问题,保护了老师的威信,使老师也感动不已。有益于亲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也会使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构成良性循环。

家长能这样做,表示这位学生家长是教育孩子的有心人,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使人敬仰,值得广大家长学习。

“父母修养”之四十:《令人敬佩的家长》——喜庆教师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