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闻网 - 要闻

恒生活:AI人工智能家居到虚拟助手的全面改变

时间:2025-11-12 15:56    作者:魏无忌   来源:    阅读量:5735   会员投稿

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无感化服务”为核心,重构人类与居住空间、社会系统的交互方式。从清晨智能音箱的温柔唤醒,到深夜智能床垫的健康监测;从家居设备的主动服务,到虚拟助手的个性化陪伴,AI正以群体性创新突破,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懂人心、会思考”的智能生态。

一、智能家居: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革命

1. 环境感知与主动决策

2025年的智能家居已突破单一指令控制模式,进化为具备环境感知与主动决策能力的“生活管家”。以Nest智能恒温器为例,其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光照强度及用户作息规律,结合天气数据提前调节温度。系统检测到用户通常在清晨6点起床,会提前1小时将卧室温度升至22℃,同时降低夜间能耗15%—20%。接入AI能源管理系统的家庭,年度电费支出平均减少23%,碳排放下降12%。更先进的系统还能根据电价波动自动优化大功率电器使用时间,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

追觅科技发布的智能冰箱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食材种类与保质期,结合用户饮食习惯生成个性化食谱,并在食材短缺时自动下单补货。例如,某品牌智能冰箱通过分析用户一周的食材消耗数据,提前预测周末的食材需求,在周五自动补货生鲜蔬菜,解决了用户“周末买菜难”的痛点。

2. 全屋智能的场景化服务

家电巨头竞逐全屋智能赛道,推动家居场景向“无感化”服务转变。海尔智家凭借“三翼鸟”场景品牌构建“1+3+5+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通过智家大脑平台实现跨品牌、跨品类设备互联;格力电器聚焦“零碳健康家”理念,以光伏空调为核心构建能源管理系统;美的则以“小美AI智能体”为核心,融合AI大模型、IoT互联与语义理解三大能力,整合空气、水、烹饪、光影、安防与能源六大智能系统。

以美的“小美AI智能体”为例,其全屋空气智能体Air Agent以家庭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为基础,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家庭外部环境数据等,通过自适应算法动态生成空气调节策略,自动联动空调、新风、净化器、加湿器等,实现全天候空气自调节。Water Agent则可智能分配用水并监测水质,Cooking Agent能识别烹饪阶段、自动控火除烟,Lighting Agent根据光线与作息调节灯光,六大Agent系统共同构建了一个“会思考”的家。

3. 定制化服务与情感陪伴

AI家居系统能根据不同成员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对于老人,系统可设置定时提醒吃药、测量血压,并通过跌倒检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安全。杭州西湖区福利中心试点的“小悉”养老机器人,具备方言识别功能,能精准理解吴语区老人需求,提供健康监测与情感陪伴。对于儿童,智能音箱可播放睡前故事,智能摄像头能识别危险行为(如攀爬窗户)并立即报警。

二、虚拟助手: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

1. 自然语言交互与任务执行

虚拟助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现与用户的无缝对话。它们能理解用户以自然语言提出的指令、问题或请求,执行发送消息、设置提醒、查询天气、预订服务等任务。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告诉虚拟助手调整房间温度、打开灯光,或查询明日天气并设置出行提醒。

美的美居APP嵌入的小美AI智能体,已服务超1700万用户,日均交互近3000万次,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5%。用户可通过APP远程控制家电,或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回家模式”(一进门自动亮灯、启动空调)、“睡眠模式”(自动关闭灯光、调节温度)等场景化服务。

2. 个性化推荐与健康管理

基于用户的历史数据和行为,虚拟助手能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推荐。在健康管理领域,AI糖尿病助手通过分析血糖监测数据、饮食记录与运动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与生活方式建议,使血糖达标率提升40%。某品牌智能手环通过PPG光学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监测心率、血氧、睡眠质量等20余项生理指标,并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异常模式。2025年3月,该手环曾通过连续72小时监测用户心率波动,提前发现心肌梗死风险,为急救争取黄金时间。

在娱乐领域,虚拟助手可根据用户喜好推荐音乐、电影、新闻等内容。例如,某音乐平台通过AI分析用户听歌历史,生成“每日推荐”歌单,使用户发现新音乐的效率提升3倍。

3. 教育与学习的智能伙伴

虚拟助手正在重塑教育模式,通过自适应学习平台实现“千人千面”的教学。Knewton平台根据学生能力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北京某重点中学引入后班级平均分提升12%,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加35%。语言学习领域,AI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实时发音纠正,降低学习门槛。某英语学习应用通过分析用户发音的声纹特征,生成个性化改进方案,使学习者口语流利度提升50%。

VR/AR技术结合AI,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地理等抽象知识。例如,在“虚拟敦煌”项目中,学生可通过手势交互修复壁画,AI实时评估修复效果并提供历史背景讲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通过VR技术还原真实生产场景,结合AI纠错反馈,使学员操作熟练度提升3倍,培训周期缩短40%。

三、智能家居与虚拟助手的融合:打造无缝智能生态

1. 全屋分布式入口与生态互联

美的创新性提出“全屋分布式入口”理念,将入口功能融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例如,用户可通过冰箱屏幕查询菜谱、下单购物,或通过空调语音助手控制全屋设备。同时,美的与华为、比亚迪等合作,打造“人·车·家”融合生态,通过“车控家、家控车”双向互联,打通家庭与出行的智能边界。

华为强调智能中控屏的核心地位,OPPO、vivo侧重手机、手表、平板的入口组合,而美的的分布式入口策略凸显了产品覆盖优势。这种“去中心化”趋势,使用户无需额外购买新设备,即可享受全屋智能服务。

2. 数据驱动的服务优化

AI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持续优化服务体验。例如,智能灯光系统可记录用户作息规律,自动调整唤醒模式;智能空调能根据用户偏好,动态调节温度与风速。虚拟助手则通过学习用户交互习惯,提升意图识别准确率,减少误操作。

在能源管理领域,AI系统通过分析家庭用电数据,提供节能建议。例如,某平台通过监测用户电器使用习惯,推荐高峰期避开大功率电器使用,使家庭电费支出减少15%。

3. 隐私保护与伦理治理

AI的广泛应用引发隐私与伦理争议。智能设备无意识收集用户数据,可能导致信息滥用。例如,某智能音箱厂商被曝将用户语音数据用于训练商业模型,引发公众对“数据主权”的担忧。为应对这一挑战,全球正构建AI治理框架: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将AI系统按风险等级分类监管,禁止实时远程生物识别等高风险应用;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标识水印,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企业需加强数据多样性采集,建立算法透明度审查机制。例如,IBM推出的“Fairness 360”工具包,可自动检测算法中的14种偏见类型,某跨国银行引入后贷款审批中的性别偏见指数从0.32降至0.07%。

四、未来展望:AI向善,人机共生

AI不是命运,而是选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言:“我们有能力塑造一个技术服务于人类尊严、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从智能家居的“无感化”服务到虚拟助手的“个性化”陪伴,AI正在让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然而,技术是工具,而非目的。唯有以“以人为本”为发展范式,通过立法、教育、国际合作等手段构建AI治理体系,才能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福祉。正如某AI科学家所言:“最好的AI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人类的。”当我们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时,更需保持清醒:唯有以责任与智慧引导技术向善,才能实现“人机共生”的文明新篇章。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恒生活:AI人工智能家居到虚拟助手的全面改变

要闻精选

相关内容